近日,国美电器旗下B2C电器商城国美在线准备裁员的传闻不断,国美在线被指欲“血洗”库巴狂裁400人,并在年后裁掉部分高管。
对此,国美副总裁何阳青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不仅是国美在线,哪一家电商都在投入和产出方面进行调整,以最合理的物流成本状态支撑可盈利性。裁员是一个正常现象。”同时,他告诉记者,国美岗位很多,部分员工的调整仅仅是人事优化的一部分,不仅是国美在线包括国美实体店都将很好地安排员工去留问题。
变相裁员涉嫌违法?
“自从接到国美的 橄榄枝 ,库巴员工就在等待命运的宣判。”一位在库巴网工作数年的老员工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2012年12月,国美宣布将旗下国美在线与库巴整合,库巴便开始了第一轮裁员。国美在线合并、职员主动离职、裁员成为员工离开的方式。今年年初,国美在线开始新一轮裁员行动,亦被传此次规模进一步扩大到近200人。
不过,国美在线裁员计划并未就此终结,近期与库巴整合后的国美在线已经迎来第三批裁员。有消息称,此次波及职员近400余人,90%以上为原库巴员工。据了解,国美在线前三批裁员主要涉及的是基层员工,从2012届校招过来的70%大学生不予转正直接辞退,到部分人力资源员工被裁,目前裁员已扩展到中层人才。第四批裁员将削减部分经理级以上员工甚至管理层,将在春节后启动。
何阳青向记者表示:“国美发展这么多年,必然要进入调整优化环节,国美岗位很多,部分员工的调整是正常的,这仅仅是优化调整的一部分。”
而国美历经一年多的大规模裁员行动,赔偿问题常引发员工不满,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国美不顾劳动合同和劳动法的约束,强制让员工辞职。
关于赔偿金问题,有消息称国美是这样处理的:工作不满两年的员工赔偿1个月工资,工作超过2年的员工赔偿2个月工资,然后签订主动辞职协议。也有无任何补偿的情况,国美在线单方面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一定程度上,国美的经济补偿标准没有达到法定标准,裁员程序合法性方面也存在缺陷。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一定要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之上,遵循员工自愿原则签订。”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臧小丽表示。
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标准相关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另外一名律师表示,除了经济补偿金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方还需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此,国美在线方面给记者的解释似乎答非所问:“员工离职一方面是双方意愿协商的结果,同时是公司调整需要。”
转型不彻底频繁换血?
此前,记者在国美卖场调查时发现,国美实体店的员工,部分是厂家派驻,部分是国美自己员工,但员工分工并不明晰,部分员工享有双份工资,两张工资卡。
有不愿具名业内人士指出:“国美员工管理体系混乱,或是导致公司与员工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提升单店业绩实现扭亏一直是国美在做的事情。去年6月,国美又推出新店面调整策略,强制要求品牌厂商将其外派销售人员全部撤离部分小规模国美门店,改为国美自营人员销售,同时要求厂家支付销售人员的费用。
其实,早在2007年,国美就提出取消厂家向卖场派促销员的传统做法,实施个别产品买断销售,最终因遭遇厂家集体反对不了了之。
“国美和供应厂家合作方式频繁变化,不具有连贯性,使厂家营销成本大幅上升,无法适应国美的策略变化。人员方面的遣散也较为复杂,很多员工是双重身份。”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国美与厂商沟通不当,致使厂商产生抗拒情况。
他同时表示,以国美实际控制人为核心的总部决策,在向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未能完全实现。从试图借鉴国外门店模式取消促销员,到国美自己销售人员变身导购,每一次实体门店的转型并不彻底,也出现了厂家促销员同时享有国美员工待遇这种双重身份现象。店面策略不断变化,转型不彻底从而造成治理混乱,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在员工工作调整中往往更容易因为赔偿不到位引发矛盾。
裁员有利节省成本
国美2012年前三季度亏损6.87亿元,近日发布的2012年全年预亏公告称,销售收入下滑、租金费用上升、电子商务亏损是国美亏损的主要原因,而电商则成为国美自救实现扭亏的重点。
节省成本被提上日程,裁员首当其冲,部门重合的库巴员工便成为国美裁员的“刀下鬼”。国美在线从2011年高峰时的2200人缩减到目前不足一半。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2年度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公示 2013/01/28
-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2012年行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公示 2013/01/25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发布首批印刷行业国家级信用企业 2013/01/14
- 商务部出台指导意见 促进中国品牌消费 2013/01/14
- 网购纠纷增长 第三方监管有效构建信用体系建设 2013/01/11
- BCP信用投诉中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加快商务信用体系...
- 真炒作还是假实惠 “双11”网购盛宴...
- 榆林商务信用平台启动 完善信用体系建...
-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上演续集 红罐包装归...
- BCP携江苏商务信用平台参展电子商务...
- 360百度大战升级 多方呼吁健全诚信...
- 搭载区域商务信用平台 促商务信用建设
- 南山光明再现丑闻 乳制品企业疑似集体...
- 2012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推广与应用研...
- “库巴购物网”频频遭投诉 电商再遇冰...
- 淘宝漏洞衍生灰色产业链 电商信用面临...
- 纳纳购案终结 消费者赢了名誉输了金钱
- 商战变“火拼” 无序竞争亟待信用监管
- 奢侈品电商成掘金点 信用监管保障健康...
- BCP参展第三届网交会 加快信用认证...
- 2012年重点战略合作项目推介会圆满...
- 3C电商大战火热 信用或成制胜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