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资讯新闻 > 正文
    
“双十一”电商大促来袭,你擦亮眼睛了吗?
2012-10-29 09:13:18 来源:BCP中国商务信用平台
11月11日的含义早已不止于“光棍节”,在很多网友的心目中,更是直接与近两年来轰轰烈烈的“双十一”大促相连,它已经成为了电商和网购达人们的年度狂欢。

11月11日的含义早已不止于“光棍节”,在很多网友的心目中,更是直接与近两年来轰轰烈烈的“双十一”大促相连,它已经成为了电商和网购达人们的年度狂欢。

“本来看到一件外套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是现在买还是等‘双十一’买。可还没等几分钟,外套就下架了!重新找了半天,发现作为了‘双十一收藏款’。可是本来它只卖216元,‘双十一’竟然涨到256元了,就算能用20元的优惠券还是要比原价高20元啊!”

昨天,网友“v溪雨v”发了这条微博,惊呼自己在网购中无意发现了“双十一”的“秘密”:在无数人为了铺天盖地的“特别优惠”、“惊爆折扣”而血脉贲张的时候,往往不记得或者没有注意到,也许对很多商品来说这只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实际上并没让人占到自以为那么多的便宜,甚至,或许在一两周之前,它卖的就是这个价。

这当然不是“双十一”唯一的“秘密”,电商们总有丰富的策略,让那么多人心甘情愿乃至争先恐后地掏腰包。而消费者们一开始往往沉浸在购物的兴奋中,直到活动结束清算账目时,才会理性地认识到得失;或者在购物环节中遇到了问题,才会明白“免费的午餐”并没那么容易吃到。

前段时间的“电商大战”可能引发了人们对电商的信任危机,但事实上,消费者们对一些电商在服务和诚信方面的质疑一直都存在,如亚马逊等一些大型电商也身陷私自删除顾客订单、促销活动虚假折扣等丑闻,关于网购的消费纠纷的投诉更是在日常消费维权案例中占到相当高的比例。

事件一:

在去年某网站的“双十一”大促的预热活动中,彭先生得到了获赠600元红包的资格,在“双十一”大促那几天,红包可用于在该网站优惠活动中消费。但临近“双十一”大促正式开始,彭先生的账户只收到350元红包,联系网站后,客服承诺会在活动前发放到位。

活动开始当天凌晨,彭先生发现不但少发的250元没有补上,反而原来的350元都“过期”了,他再次联系网站后,直到当天晚上10点,600元的红包才得以发放到他的账户,而他收到网站的查收通知则是在活动第二天了,他发现那时网站大部分的优惠活动都已过期了。

“这个时候才发红包给我,已经没有意义了。但之前为了这个红包,我还打了那么多电话,花费了那么多时间,也影响了工作。”彭先生说。

消费提醒:

在活动前预先发放“红包”、“优惠券”、“抵价券”,是很多网站的主要促销手段之一,它最大的作用是在短时间内帮商家聚集人气,拉拢消费者。即便是一开始没有购物需求的人,在看到“免费”发放优惠的既得利益面前,也不甘心错过和放弃。

有不少消费者早在活动前,就把各大网站上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品牌的“优惠券”和“红包”等“一网打尽”,不管用或不用,都悉数抢来。一位网友近日感慨,自己去年“双十一”活动中抢来的优惠券很多都没用上,今年新的一轮“大战”又开始了。也不乏消费者本来没有购物目标,抢到了优惠券后,最后也凑合着买了些东西,让优惠券物尽其用。

在彭先生的案例中,网站没有及时地发放红包,导致他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终却根本没有真正享受到“优惠”,其实并不是个例,有消费者和彭先生一样会遇到“特殊状况”,还有不少拿到了“优惠券”,使用起来却还是要受到苛刻条款的限制。

事件二:

在去年某网店的“双十一”活动开始前,李先生看到了一款奶粉参与半价促销活动的预告,和客服人员交流后得到确认:在活动期间,这款奶粉可半价包邮。活动开始当天凌晨,李先生几乎是“掐着点”进该网店购买了这款奶粉,下单完毕后才发现,这款奶粉只参加“满100减30”的活动了,完全不是当初预告的“半价包邮”。

该网店向李先生作出的解释是,由于过于低价的促销会影响到其线下销售,所以不得不将优惠额度调整到合理范围。李先生完全不能接受这个说法:“既然是促销肯定有得有失,商家先承诺了低价,在得到买家的关注,甚至达成了交易后,又不兑现承诺,这岂不是恶意欺诈吗?”

消费提醒:

超低的折扣总是能最快吸引到追求实惠的消费者,尤其是用上一些“半价”、“清仓”等字眼,很多人一看到就挪不开注意力了,甚至觉得“要是不买简直是种损失”,晕头转向地赶快选购商品,连具体的活动细则、优惠条款都来不及细读。

还有不少商家善于玩弄“文字游戏”,例如利用“XX元封顶”、“限量”、“疯抢”等字眼刺激消费者,实际上,“XX元封顶”中的商品,其中最高价者为XX元,而其余的并不见得有优惠,而“疯抢”多是商家为了造声势而用,“限量”到底有没有限则更难以核实。

“我只是想查一下我的包裹到哪了,一打开网站就看见‘满400减200’,还没双十一呢就开始了,我心花怒放,觉得捡着大便宜了,赶紧拍。订单生成了,469元,怎么还是469元啊?给我减的200元呢?特生气地跑回主页一看,原来只是网站上的某一个品牌在活动,别的都不算!”

一位网友昨天在微博上讲述的这段经历,足以让人看到商家的促销广告多有号召力。把折扣的字体做得最大最醒目,却把关键的活动范围和主体放在不起眼的位置,这也是商家的一种策略,消费者没看仔细造成了混淆,也只能自己承担后果。但采用虚假折扣欺骗消费者的商家,则会被工商等有关部门追究相应责任。

事件三:

9月份,楼女士参加了某电商组织的“博洋家纺限时尊抢”活动,抢购到了一张三件套的凉席,并已支付货款。她说,在下单后两天中,她在该电商网站上看到这款凉席和另外两款相同价格的凉席均仍在销售,但到了活动结束前夕,该电商的客服却联系她告知,她买的那款凉席没货了,让她取消订单。

楼女士认为,直到她下单后两天,网页上这款凉席都没有显示“断货”,活动要结束该发货了才告诉她没货,很值得怀疑。对此,商家的解释却是由于未及时更新网页,才产生了实际库存和订单量的“脱节”。她要求商家换另外款式的凉席给她,但对方还是不同意,建议她取消订单。

楼女士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向工商部门投诉了此事,经过调解,该电商最终退还了楼女士货款并作了相应赔偿。

消费提醒:

不管是以“系统出错”为由也好,网页没能及时更新也好,电商单方面取消消费者的订单的事件,已发生过多次。由于交易平台一般都是属于电商的,操作和控制权都在商家一方,往往消费者下错了订单后,若无特殊原因既不能退也不能改,而商家却有能力将订单做任何处理,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双方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

但从之前当当特价图书抢购后取消订单引发千人维权、亚马逊私自删除客户订单后被工商部门立案查处等事例来看,电商还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的,不可能真的为所欲为。而作为消费者,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勇于采取合法手段维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