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任务,也是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优先开展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竞争和深化分工等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不断培育壮大国内市场规模和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从而对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产生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推动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变革,涉及我国经济社会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它们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大系统。然而,当前我国打通国民经济循环梗阻面临诸多挑战,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都存在不少“断点”“堵点”。例如,我国仍存在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分配矛盾制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顺利推进、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严重阻碍建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等问题。通过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市场主体壮大、市场效率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等方面的关键堵点,从而扭转供需结构错配、促进收入公平分配、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不断扩大内需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使得国民经济循环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
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克服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不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然而,我国区域之间部分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相对突出,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产生了严重“梗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打破区域割据,消除市场壁垒,既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也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而是形成全国制度统一、标准统一、规模宏大的市场,达到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的目的。通过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举措,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为商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保驾护航”。
推动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充分挖掘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地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中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并通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可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不是要忽略国际市场,而是要将国内市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基本盘,通过内外市场规则和标准相互融通,有利于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内核”,吸引国际中高端要素资源向我国汇聚,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从而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涉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是我们党对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进行的深刻总结,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顺应国内改革发展新变化和国际环境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顺利实现。营商环境的公平透明,既要在市场主体保护、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方面出台有效的政策法规,也要在开放型经济中加强与国际通用规则标准等方面的有效对接。从国内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和提升监管治理水平等基础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生态,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各级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监管,持续优化服务,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从国际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推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等方面,推动相关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平等地对待国内外所有企业,从而稳定外商投资预期,不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反垄断监管。然而,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垄断、竞争失序、无序扩张等问题逐步显现,严重影响到市场公平竞争、抑制创新活力和损害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有效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防止出现平台企业数据垄断等问题,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健全完善公平透明的竞争规则。通过制定或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做出全面部署,夯实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法治基础。另一方面,依法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依法查处社会反映强烈的头部平台企业垄断行为,依法严格审查平台企业并购案件,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更好结合起来,两者既要有边界,即各有分工、侧重点不同;又要有结合,不能割裂开来,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统筹发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全国范围内要素和商品自由流通的实现,最大化地提高各经济主体的效率水平,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和不断深化改革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更好结合起来。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效率,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通过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推进价格改革和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加快建设高标准的统一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提升宏观调控效力,让“看得见的手”有为善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政府监管效能,要着力解决好‘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理清责任链条,提高履责效能,严肃问责追责。”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金融监管,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促进我国市场由大到强加速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通过挖掘经济发展的潜力,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实现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锻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韧性。锻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韧性,既要通过创造新的经济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又要通过经济系统自身调整形成对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经济不断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能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构建基础牢、韧性强、领域宽、覆盖面广的大国市场,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市场动能,逐步形成供求相互促进、创新驱动强劲、软硬件环境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的大国市场体系,更好地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强韧的市场基础,而且还能够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加速汇聚,充分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锻造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以自身发展的最大确定性来抵御外部的不确定性,有效提升应对外部干扰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加快培育强大的内需市场。培育强大的内需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应对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的底气。近年来,我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度明显下降,从投资驱动为主转向消费驱动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成为国民经济稳定恢复的主要驱动力。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的发展韧性所在,尤其是网络零售、在线诊疗、在线教育、在线文娱、平台经济、智慧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孕育着巨大的潜力和活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培育强大的内需市场,不仅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内需市场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而且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把握和顺应新型消费创新发展的市场规律,从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到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是撬动市场的强大支点,推动市场由“大”向“强”转变,科技必须要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秉承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培育高精尖科技中所起到的“孵化器”作用,加强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科研攻关,掌握一批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杀手锏”技术,突破目前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瓶颈,并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不断完善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利用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为“卡脖子”技术全力攻关提供大规模应用场景与持续迭代机会,有利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张福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
-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2012/06/27
- 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 2012/06/20
-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2013/01/04
-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2013/01/06
- 如何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分析 2012/06/20
- 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2/09/18
- 浅析电子商务时代下的铁路运输信息化 2012/09/17
- EMS降价震动快递行业:IPO前夜打价格战 2012/11/03
- 《上海市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12/23
- 姜增伟:全面推进我国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 2013/01/05
- 2020年国富泰家政信用项目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
-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惠民惠企行动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 6.14 信用记录关爱日” 2020...
- 2020年两会“信”热点
- 我国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纪...
- 2020年将加快《社会信用法》立法工...
- 信用时代 鉴往知来—国富泰2019年...
-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政策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在京成功举...
-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
- 《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
- 《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即将在京召...
- 《信用修复机制》政策梳理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商务诚信论坛暨第二次...
- 2019年两会“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