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了解到,发达国家均享受全球最高的信用评级,因此,融资成本和违约成本都相当低廉,这加剧了发达国家债务的过度积累。
据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了解到,欧债危机骤然升级,一边是欧洲国家频频救火,另一边是所谓权威的信用评级煽风点火。美国信用资本的绝对垄断,不仅让欧洲在与美国债务资源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也让全球债权国与债务国的金融失衡变得越来越严重。
欧债危机背后美国评级机构到底扮演什么角色?随着近期法国银行、意大利主权信用引发的“降级潮”,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的突然搁浅,以及欧洲银行业的流动性断流,各国国债收益率屡创新高,包括主权债和银行债的信用违约掉期率CDS的价格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水平,欧元/美元基准掉期利率出现严重恶化,救助欧债危机的成本和门槛变得越来越高。
眼下,尽管美国3A主权信用评级遭调降,但在欧债愈演愈烈之时,依然是全球资产的风险避风港,包括美国国债及其他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66%下跌到1.95%,创下历史最低水平,继续维持全球最廉价的债务融资成本,这将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更加趋向于投资美债资产,持有美债的意愿大大增加,美国国债以最低廉的融资成本获得了超额认购。
某种程度而言,信用资本的力量早已超越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成为全球的资本定价中心。近三十年来,信用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本流动、贸易流动、商品流动以及债权债务信贷资源配置的基石。拥有强大的信用资本成为强国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志。但是拥有评价信用资本的资格、拥有信用评级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比拥有信用资本本身更重要。因此,某种意义而言,信用体系已经成为指引全球经济体系运行的风向标,而以美国为主导的信用体系更成为全球价值体系的中枢。
美国既是信用评级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信用评级标准的建立者。美国信用评级曾经是最具公信力的产品,美国信用评级走过百年历史,从早期的市场选择和先天优势到后来的政府推动,信用评级机构对全球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信用资源占有的失衡,也加剧了信用评级对全球金融资源的垄断。根据美国证监会2008年对NRSROs审查的年度报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了全球95%的评级业务和全球政府债券市场99%的评级份额,评价的范围上到一国政治经济环境、财政收支、债务状况,下到一个企业的资信和经营业绩,其市场定价功能也影响到全球的债券、信贷、股票、外汇和所有金融的交易价格,并加剧全球债权债务资源配置的失衡。
- 警惕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累积 2011/10/27
-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2011/11/09
-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1/10/20
- 信用体系建设须抓薄弱环节 2011/11/14
- 食品大佬眼中的安全与成本 2012/06/25
- 探析2012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 2012/02/14
- 拿什么拯救中国企业的信用缺失 2012/06/18
-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1/10/17
- 中债蔡国喜表示中国评级业面临发展有利时机 2011/11/02
- 评级机构何以搅动全球市场 20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