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诉 | 邮件投诉 | QQ投诉 | 4006-400-312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能源新星:页岩气与可燃冰
2011-09-25 08:00:00 来源:

      今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宫城县的9级强震,及其所引发的海啸、火灾与核灾等复合性灾害,撼动了日本国土,也牵动了全球的能源政策走向。在此事件后,世界各国纷纷重新检讨国家能源政策的走向:或提升兴建中之核电厂安全标准;或强化现役核电厂的结构与核灾的应变能力;或宣示非核国家的施政决心。
    能源资源缺乏国家的依赖就在“弃核”、“去核”与“低碳”、“减排”的交互考虑下,德国在日本311震灾后的两个月内,即做出了“2022年将关闭德国境内所有核电厂”的决定,此外,瑞士也宣示了要对核能设施的兴建,执行“永久性禁令”的决心;相对于此,核能发电占能源结构高达80%的法国,则依旧坚持拥核的路线,其它像是美国、英国、韩国、印度、中国等国家,也选择继续发展核电。
    对于日本或台湾而言,要达成“非核”,实非易事。然而,在气候变迁、碳交易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且石油价格又节节攀升的形势下,开发能兼具“环保、能源效率、安全、平价”的新能源,成了这些资源弱国“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翻身王牌。
    渐受瞩目的能源新星─页岩气与可燃冰为了找寻核能的替代品,洁净能源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所谓的洁净能源,是指在产能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质能、海洋能等,其中又以页岩气、可燃冰这两种新兴能源的发展,正日益受到国际所关注。所谓的页岩气(Shale Gas),系指地层中以游离状态存在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由于页岩是淤泥沉积形成的岩石,质地坚硬,开采难度高,过往须以先进的水力压裂技术与水平钻井技术才能取得。在能源价格低迷时,开采页岩气不具经济效益,但随着石油、天然气之价格飙涨,加以美国又开发出新的岩层击碎技术,可降低页岩气开采成本,这项技术的突破,让页岩气的开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至于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其中甲烷占了80%~90%,故又称“甲烷冰”或“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s)”,是天然气在0℃、大于25个大气压,或-10℃、大于17个大气压力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状物质,可直接点火燃烧,且燃烧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只有煤与石油的1/2,是理想的次世代新能源。目前在日本近海、南海和俄罗斯永久冻土地带等地,已勘查出有丰富的蕴藏量。
    各显神通的布局态势日本震灾后,日本政府为确保民生与经济得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冲击,计划要于2012年开挖近海海域的“可燃冰”,并希望能在2018年前,确立开采和量产技术。日本经产省根据2003~2006年所作的调查结果,确认日本东南部静冈县沿岸的南海(Nankai)海域中,蕴藏丰富的可燃冰。经产省预计要在2012年的预算中编列逾100亿日圆(约新台币37亿元)预算,作为委托“石油天然瓦斯暨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进行实验与研究,并希望开采出来的可燃冰,可以经由输送管运送到陆地,供为发电与产业所需燃料。
    中国携其庞大的资源实力,积极与国际企业与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并正积极进行页岩气的开发规划,期能在“十二五”期间形成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基础,进而在“十三五”期间,能加快开发的进度。另一方面,中国虽然比先进国晚了20年才开始研究可燃冰,但近来在青海省冻土地带已成功钻采出可燃冰样本,不但证实了陆域也有可燃冰的蕴藏,也同时展现了中国在资源探查技术上的实力。虽然中国目前在页岩气、可燃冰的开发上,还有技术、政策与产业化的局限性,但在国家强势政策的推动下,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美国美国早于1997年时,就开始探勘大西洋海底的可燃冰,并于2007年在阿拉斯加山北坡钻探出可燃冰,成为海陆双收的可燃冰开采国。此外,由于美国过往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所累积的水平钻井、水力压列技术相当成熟,因此近年在页岩气资源的取得上,也以世界大二大蕴藏国之姿,一举由天然气的进口大国而逐步转换自给自足之态势。此外,美国并同时向欧洲输出页岩气开采技术,影响所及,英、法、与波兰等国,均有相当斩获。由于欧洲可开采的页岩气相当于俄罗斯天然气储量的25%,加上美国自给量日增,连带也冲击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与影响力。(科学时报 )

相关文章